close

第八章 虱目魚類養殖要點 丁雲源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 臺南分所

一、前言

虱目魚Milk fish(Chanos chanos)為臺灣重要養殖魚類之一,目前在臺灣有 多種養殖方式,傳統式淺水養殖、深水式養殖、釣餌與種苗養殖、魚蝦混養、 魚貝混養等。前二者為食用魚生產,而釣餌與種苗養殖主要為生產5寸大小之魚苗供應鮪、旗魚業所用之釣餌與生產3寸至8寸大小魚供做食用魚生產之種苗 。而魚蝦混養以深水式養殖中混養一些沙蝦、白蝦或草蝦,作為一些副生產, 魚貝混養以在文蛤養殖上混養一些的虱目魚以除去敵害,即讓其攝食絲藻 Entermorpha sp.及Chaetomorpha sp.避免其危害文蛤成長與生存。在養殖管 理上略有其異同,此依據其養殖前後加以闡述。

二、放養前應注意事項

養殖前必須在新池子施基肥以使底質肥沃,如舊的池子,則將池水排乾後,進 行曝曬,藉陽光及水分未乾前加強有機質的硝化作用與殺菌作用,如有機質過 多時可先施石灰。又近來大家都提倡有機植物,而水產養殖也受這些影響,除 了文蛤養殖利用原來池底有機質,再注入帶微量的浮游植物之色水以供其攝食成長外,其他養殖都另外投放基肥培育藻類養魚。在淺水式虱目魚,經曬坪後 於放養前施放200公斤/公頃左右米糠做基肥,但如貧瘠池子則於第一次曬坪即 加雞糞或豬糞500公斤/公頃做基肥。深水式養殖也同樣加雞糞或豬糞做基肥, 待池水醱酵後才能放魚,不然極易造成缺氧、泛池而死亡;較肥池底者可不放。如混養蝦類者則必須投放以利繁生輪蟲、橈腳類或肢腳類之肥份供蝦類之攝 食,如此混養蝦類則較有好的成績。深水式養殖一般從3-8寸開始養殖,則開 始即可攝食顆粒的配合飼料,但如從三點花開始養殖者,池中最好有一些浮游 動物供其攝食,如此三點花才能迅速成長,雖然三點花可直接吃鰻魚粉,但因池子大、魚小,不易讓其全部攝食到,會造成參差不齊現象甚至有些會成大頭 魚而死亡。

三、養殖期前段養殖管理應注意事項

養殖期間,剛開始應注意水質的變化與放養量,即當準備放養時應注意做水是 否已完成,如未完成,若放入魚苗,魚苗則無法下沉而在水面浮游易造成死亡 也會引來白鷺鷥、夜鷺、海鳥來吞食。如已完成,浮游動植物產生,再放入魚 苗,可得充分之餌料可提高生存率。另外淺水式虱目魚養殖則開始時水位不能太高,約15-20公分左右,以利底藻的發育並取得優勢,避免浮游藻的發生。 深水式或魚蝦混養池,一開始即注水較深,而等浮游動物產生後再放養魚苗, 一般以3-5寸為主,部分為二作時有放養較大型,平均放養量為1.2萬-2.5萬尾 /公頃,放養後再放養沙蝦約為10-20萬尾/公頃,近來有改放養白蝦數目略同。 草蝦為2-5萬尾/公頃為宜。魚苗及釣餌生產則用淺坪式或深水式為之,但以前 者為多,三點花魚苗進來後先圍一小範圍加於蓄養,水中鹽度約15%,並利用 鰻粉馴餌,一、二天後打開水門讓其自由進入養殖池並攝食底藻,如能添餵鰻粉成長較快,每公頃約放養2-6萬尾。深水式養殖與前述相同,唯剛開始要等 浮游動物產生後再放養較有利,一般每公頃可放養10-20萬尾左右,視要如獲 體型大小而定,3寸可20萬尾、5寸為15萬尾、6-8寸10萬尾。放養後由於早期 水質、底質均良好並不會發生病害。

四、養殖期後段養殖管理應注意事項

虱目魚養殖從3月底或4月初開始,經2個月的飼養後底質、水質已逐漸變成肥 沃,而臺灣也進入炎熱的6月天,此時應注意水中的缺氧,因此時水中底質中 有機物或微生物、養殖物需氧量增加,早晨極易缺氧,應注意加強水車,預防 浮頭,浮頭後其攝餌減少不僅無法成長,魚變瘦,嚴重會發生死亡。7月後臺灣進入雷雨季節,水受雨水及溫度影響下極易發生「水變」,藻類死亡水變清 ,最易造成缺氧現象,而且微生物易大量發生。淺水養殖池在底藻死亡後,水 變為黃酸水(褐色鞭毛藻),此時虱目魚不攝食,晚上均會浮頭,嚴重時造成 死亡,存活者則不成長而消瘦,此時可用曬半坪法或大量投放米糠,使泛池生物大量死亡,水即變清再從別池引水進來使魚成長加速,但近來由於養殖量減 少下,每公頃只2000-4000尾,較少如此操作。深水式池子由於如受嚴重水質 污染則會使眼虫(Euglena)、鞭毛藻等大量發生,魚一直在浮頭不成長,甚 至死亡,造成很大的危害,常常聽到虱目魚大量死亡現象,此時利用水車無法解救,大量換水也很快再發生,所以利用BKC或其他殺藻劑也可得到一時防治 ,如與換水一起進行或利用循環水方式加強殺除可能較有效,並加強曬坪等工 作。

五、收獲階段應注意事項

養殖時間的長短與放養大小,收成的規格有很大的關係,一般種苗與釣餌生產 期間較短,3寸魚約養殖1個月餘,5寸以上2-3個月,收穫時,淺坪式,將魚趕 入蓄養溝中,再集中進入網斗內,此時網斗區要舖設水泥,並要有水流,避免 水質混濁與缺氧;深水式,直接用斗網撈捕放入網斗內,網斗區也要舖設水泥、打氣等,然後篩選,將較大型魚去除,小型者在放入池中養殖,其餘加以點 算出售。淺坪者經短時間曬坪,繼續養殖。大型魚收獲,在淺坪者一般在6-7 月開始利用2.45寸刺網捕獲400-600公克者,於10月底再捕獲1-2次,生產量約為2000公斤左右,第一次捕獲後放養3寸苗1-2次以做來年的種魚。10月底或11 月初再將收成魚趕入越冬溝,繼續曬坪。深水式養殖有1或2做作養殖之方式, 二作時一般放養較大型之種苗,以3月時放養5-8寸,約於7-8月收成,再放養種苗,此時於來年1-3月收成。一作者放養三點花或3寸苗則於9-10月收成,其 收成用圍網或刺網捕獲,一般一天捕完,避免隔日捕獲造成受傷魚或水質污染 引起大量死亡。混養的砂蝦草蝦可利用蝦定置網設在岸邊,利用黃昏、早晨蝦 之圍岸邊洄游時加於捕獲,第一次捕時應於1小時檢視,避免過量擁擠造成死亡。白蝦也用蝦定置網捕獲,但不要開水車效果較佳。

六、其他應注意事項

虱目魚屬於熱帶性魚類,不幸臺灣又是亞熱帶性氣候,冬季不適合其生活,而 且冬季時寒流來臨更造成其死亡,所以虱目魚養殖最應加於注意的就是冬季, 尤其近來氣候的變遷,以暖冬為多,但不定時即有大寒流來臨,在大家疏於注 意下造成大量死亡,如1999年11月的大寒流造成死亡。一般虱目魚在10月底前或11月初即將未及收成的魚移入越冬溝,越冬溝必須有防風棚設備,並有投飼 淺坪供其運動攝食,避免長期間的不攝食而成為大頭魚,減少來年將其移入養 成池時由於移動及環境變遷,造成壓迫而大量死亡,又越冬期間,因魚隻密集 中下易受魚虱感染,及在1-2月寒流籠罩下易使魚受弧菌感染,造成皮膚出血及腸炎會造成大量死亡,所以前者使用有機磷劑(如masoten 0.2ppm)殺死, 後者用四級銨類1ppm治療。在寒流來臨應將防風棚窗口關閉,遇上大寒流時能 有加熱設備最好。
深水式養殖為了價格提高,冬季不加捕獲,繼續養殖至來年出售,在冬季應加 水位加高,在迎風面加設防風棚也有一些防寒效果,另外也要投飼,避免魚體 得消瘦並增加其抗寒效果,此時飼料中油質可以提高,但遇有大寒流亦可能全 軍覆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蔡旻宏 的頭像
    蔡旻宏

    海鮮煮夫-Alex

    蔡旻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