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養魚世界


目錄:

中國蛤蜊形態特徵及養殖生物學
回應蕭世民教授在〈臺灣水產〉電子報的提問(中)
大馬小型觀賞魚 長期供應歐美與臺灣 
特別報導-澳洲淡水龍蝦成為屏東養殖新寵
于乃衡:臺灣種苗轉捩點已到來 
水產新聞 
發展石斑育種工作扭轉優質石斑種苗的永續生產危機(下)
長鴻專欄-石斑魚病毒性疾病檢測技術 

半仙專欄-理性看待基改農漁食品 

文章摘要:

 

中國蛤蜊形態特徵及養殖生物學
■劉德經

   中國蛤蜊(Mactra chinensis)在大陸俗稱「黃蛤」,在臺灣稱其為「中華瑪珂貝」,隸屬於軟體動物門(Mollusca),瓣鰓綱(Lamellibranchia),真瓣鰓目(Eulamellibranchia),異齒亞目(Heterodonta),蛤蜊科(Mactridae),蛤蜊屬(Mactra);它分布在俄羅斯遠東、日本,及中國黃渤海與東海[1~2],是一種可供開發為人工養殖的海產野生經濟貝類,有關中國蛤蜊的生物學、胚胎發育、人工繁殖等,已有過報導[3~5]。本文敘述作者2006年6月至2010年7月對中國蛤蜊的形態及生物學特性觀察與實驗的結果,為中國蛤蜊的人工養殖提供參考。........

 

回應蕭世民教授在〈臺灣水產〉電子報的提問(中)

■陳建志

  四、個人的見解
  不管是教育的宗旨或是學校的期許,大致都是希望學校所培養出來的學生,日後進入的職場上可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要達成這個目標的方法,以及考量社會現況,學校的教育、職場用人的心態以及政府的政策面,是有一些改進的空間。將焦點放在「職場」上,或是以職場的需求角度來檢討問題,或許會有比較具體的結論和正確的方向(不會淪為打高空的空泛理念)。但是,事實上談論到職場的需求時,要改進這個「現況」很難;而要求政府在短時間之內重視這個產業,以目前包括直接領導漁業政策的官員態度以及作為來看,短時間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到頭來,還是必須從學校教育方向、學生的求學技能與任職心態等方面去著手進行,讓學生有機會成為可用的專才,也讓學生深切記住:「莫問機會何時有?莫問機會何人給?」,反而要戒慎恐懼地問自己:「當機會來到時,自己準備好了沒有?」。依照這幾個方向,依筆者的淺見,提出幾個比較具體可行的方法如下[註1]:......  

 

大馬小型觀賞魚 長期供應歐美與臺灣

■阿江

  馬來西亞羅耀發繁殖及養殖的莉莉主要有3個品種,即血莉莉、花莉莉和藍莉莉,其中最多的是血莉莉與花莉莉。
  中間人分別以每尾馬幣45仙及35仙向他收購血莉莉與花莉莉,至於藍莉莉收購價每尾則高達65仙,但藍莉莉需求量只佔20%,其海外市場遠不及血莉莉與花莉莉大。
  小型觀賞魚市價反映出羅耀發顯然是以薄利多銷的方式經營莉莉繁殖養殖業,他從事這門行業已有十多年光景,早期比較好做,後期經營不易在於生產成本提高。......

 

特別報導-澳洲淡水龍蝦成為屏東養殖新寵

■鄭石勤  

   澳洲淡水龍蝦俗稱淡水龍蝦、紅螯螯蝦或藍龍蝦,英文名Redclaw crayfish,學名Cherax quadricarinatus,在分類上屬十足目(Decapoda),擬螯蝦科(Parastacidae),紅螯螯蝦屬(Cherax)。淡水龍蝦原產於澳洲北部的熱帶區域溪流,外型類似海中的龍蝦,體色為亮藍、青綠或鐵青色,依不同水域的礦物質及藻色而有顏色的差異,雄性成蝦的兩對大螯外側有鮮紅的膜質斑塊,故又稱紅螯螯蝦。
  目前澳洲共有三種商業性淡水養殖螯蝦種類分別為,馬龍Marron(C. tenuimanus)、亞比Yabby(C. destructor spp.)及紅螯redclaw(C. quadricarinatus),其中紅螯螯蝦被認為是最具商業潛力的發展物種,其生活於淡水中,體重最重可超過500公克,體長可達30公分,具有生長快速、可高密度養殖、抗病力強、耐長途運輸與可食用率高等優點。.......

 

于乃衡:臺灣種苗轉捩點已到來

■林曉彬    

    于乃衡終於能夠繼續專注自己熱愛的種苗事業。
  今年3月份,臺灣水產種苗協會理事長改選,于乃衡將理事長一職交予新一任理事長陳啟照,成為榮譽理事長。現在,他將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種苗事業,出任上海海得寶水產苗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得寶)董事長。
  「臺灣以海水魚養殖為主,早期大陸的海水養殖魚苗大部分來自臺灣,海得寶的成立,我們希望可以跟大陸的一些企業有所合作和推廣,一起做好的種苗。」于乃衡曾經也有過是否來大陸發展的糾結。.......

 

搭建兩岸種苗平台-專訪台灣種苗協會榮譽理事長于乃衡

■林曉彬

   一是臺灣沒有的(品種),我們可以在大陸生產,這樣不會影響到臺灣業者的生計。
二是臺灣業者有在做的,我們在這邊把大陸的市場做大,然後把品質做得更好,讓臺灣的產品藉著海得寶能進入中國大陸市場。 ......

 

水產新聞-大閘蟹季節將至 網路開市熱賣

   陽澄湖大閘蟹已在網上開賣。不過專家表示,今年將在9月下旬開始捕撈,之前上市者肯定是山寨大閘蟹。蘇州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會長楊維龍表示,大閘蟹生長情況去年最好,捕收量二千五百噸,今年各方大量投入養殖,只要沒有災害天氣,產量及大小將和去年持平。
  今年中秋節落在9月30日,與大陸十一國慶相連,不少商販都預測,今年購買需求會比去年同期更旺盛,近日,已有大閘蟹「蟹券」在網上提前預售。 ......

 

水產新聞-淡水龍蝦養殖正夯 業者辦研討會 成立產銷班

   澳洲淡水龍蝦業者「小蝦米世界」於7月28日假屏東縣里港鄉公所舉辦澳洲淡水龍蝦養殖交流研討會。研討會由蝦米世界介紹目前養殖狀況與未來展望,並邀請有經驗的養殖業者與水產通路商分享養殖經驗與販售通路。研討會吸引各地養殖戶、水產通路商、飼料廠業者與農業科官員共50餘人參加,針對繁殖技術、養殖經驗、通路銷售等議題有熱烈的提問討論。 ......

 

水產新聞-臺南成功研發虱目魚乾魚糖

   虱目魚也能做成零嘴魚乾和魚糖(魚肉角),突破傳統就稀奇。
  臺南市養殖漁業發展協會理事長王昌澔和虱目魚產銷班合作,歷經半年研發虱目魚肉加工,開發虱目魚零嘴系列的魚乾和魚糖。 ......

 

水產新聞-中國水產加工協會第五次大會在京隆重召開

  7月13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近三百人參加了會議。會議聽取並通過了第四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章程》(修訂稿)、《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員管理辦法》、《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分支機搆管理辦法》、《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全國特色水產品之鄉”命名管理辦法》和《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推薦品牌管理辦法》,選舉產生新一屆理事會和新的領導機構,圓滿完成各項預定議程。農業部黨組成員張玉香女士當選會長。......

 

水產新聞-絨杜父魚研究有發現 稚魚5月齡長到46毫米

   太平洋絨杜父魚是西北太平洋沿岸海域常見大型名貴杜父魚類。在中國,太平洋絨杜父魚主要見於大連黃海沿岸海域。作為名貴海鮮,絨杜父魚一直備受各地廣大消費者青睞,但是在中國,直至上世紀末,這條魚的生態特點未見報導。
  自1999年,大連海洋大學魚類學者杜佳垠先生和筆者先後對大連黑石礁灣及其毗鄰海域太平洋絨杜父魚生態特點進行了廣泛研究,並對其幼魚和成魚食性、首次性成熟年齡和規格、絕對懷卵量和相對懷卵量、繁殖季節、1齡魚和2齡魚生長狀況、幼魚和成魚異尖線蟲幼蟲感染率和感染強度已有詳細報導。......

 

水產新聞-非洲浦燒鰻的試吃會 東京電視播出新話題
  非洲鰻魚輸入,經東京電視台播出後成為業界矚目的新話題。
  東京電視台前幾天在“外野的黎明”節目中播出。一家專營從世界各國進口零件、材料以及設備,加上管理與販售的靜岡縣濱松市昭榮商會一項訊息,說該商會曾用約3天時間,循香港經由路線輸入活鰻做為盛夏土用丑日主要食品,與對方鰻商購買約10噸。 ......

 

水產新聞-苗栗縣大閘蟹推廣logo徵選出爐
   苗栗縣推動飼養大閘蟹,舉辦品牌LOGO設計徵選活動,共有144件作品參賽,縣長劉政鴻昨天頒獎,聽障人士朱建安以Q版漫畫造型設計的作品榮獲第一名,將做為苗栗縣優質大閘蟹的認證標章。
  縣府推展養殖大閘蟹新興產業,目前將近有18公頃的養殖面積,共投放約30萬隻蟹苗,成長狀況大致良好,期望有五成的存活率,生產十五萬隻大閘蟹,預估在10月5日上市。.....

 

水產新聞-日本去年香魚生產5,407噸 比去年少4.7%

  根據平成23年(2011年)養殖香魚生產量統計,只達前年度95.3%之5,407噸,顯示已3年連續減產。10年前的平成13年生產量曾達8,127噸,在這10年間竟有約34%的大幅減少,令人不勝感慨之至。
  據產量統計表,生產量第一位為和歌山縣,是前年度之93%,1,056噸;其次是岐阜縣,104%之824噸;愛知縣是93%,813噸;滋賀縣90%,511噸;宮崎縣110%,464噸。
  之前曾以冷凍香魚生產等聲勢強勁的四國[德島縣87%,405噸。又,之前曾被納入為主產地之一的靜岡縣,85%,216噸,其產量均顯著下滑,亦令人有今非昔比之感。
  大勢是如此,但就在這短短十年間,竟然有多達2,700噸的減產,也頗令人憂心,這似乎在證明日本人的香魚嗜好已逐漸降低。......

 

發展石斑育種工作扭轉優質石斑種苗的永續生產危機(下)
■ 洪玉靖、陳宗嶽

二、研究成果
(一)石斑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
  2011年3月18日,中山大學和華大基因在中山大學召開新聞發佈會,宣布「石斑魚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這是世界上第一個鱸形目鮨科石斑魚類基因組序列圖譜。石斑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將提供大量的重要性狀相關功能基因和分子標記,有利於從功能基因組角度揭示石斑魚生長、發育、營養、代謝、繁殖、遺傳、免疫等重要生命現象的分子機制,建立石斑魚品種改良的理論基礎,為建立石斑魚基因組輔助育種技術,快速培育抗病、抗逆、優質、高產的優良品種奠定重要基礎(華大基因,2011.03.18)。......
 

 

長鴻專欄-石斑魚病毒性疾病檢測技術

   在上期養魚世界中EST_長鴻專欄的主題:奈米銀對水產養殖消毒及對水生生物安全性測試之影響,詳細說明在過去數年來,以斯帖公司透過與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冉繁華教授合作,使用超活性奈米銀(銀箭系列)對水產養殖的全程做消毒之研究成果。這些結果明確地讓養殖戶能有效地應用超活性奈米銀(銀箭系列),降低由病原性菌株(由其是弧菌)所引發之細菌性疾病。然而,除了病原性菌株外,會讓水產生物致病並且快速死亡的,還有病毒。因此,對水產病毒的有效掌控,也就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課題。本期特別邀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呂明偉助理教授執筆,介紹由他與中央研究院吳金冽特聘研究員及磁量生技自2009年起,針對石斑魚病毒檢驗套組(磁減量石斑魚病毒檢驗)的開發成果與產業應用,希望能提供給相關水產養殖業一個有效監控病毒的方法。此外,本文也介紹其他檢驗方法,以因應不同需求時,可使用不同的方式來掌握病毒的行蹤。......

 

半仙專欄-理性看待基改農漁食品

   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耕地限縮、人口增加等所可能爆發的糧食危機,科學家正透過生物科技對各類食物進行基因改造,希望讓它成長更快速,提高食用價值,更耐寒、耐乾旱或是抗病蟲害(據統計,1996~2008年基改作物累計經濟收入為519億美元其中49.5%來自產量大幅增加,50.4%是由於生產成本減少所獲得);加以基改食品背後擁有龐大的商機(單基改種子市場的全球價值就達105億美元),在企業資金積極挹注下,更加速基改研發腳步。只是這些基改成果透過智財權的申請,絕大多數為先進國家所掌握,例如全世界基改作物種子有超過80%來自美國孟山、杜邦、德國拜耳等五家跨國公司,他們透過專利權取得對基改農產品市場形成壟斷,並從中操控種子的銷售價格引發各界強力批判。......



<<轉自養魚世界http://www.fishworld-tw.com/article/atr1208_fishworld.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旻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